Search


有一次去找位學習身心整復的朋友聊天。她一見面的打招呼,就是和我說:「老師,妳是個很想得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有一次去找位學習身心整復的朋友聊天。她一見面的打招呼,就是和我說:「老師,妳是個很想得開的人吧?」。這一問,我倒覺得有趣。反問她是從何觀察到此事。畢竟她僅是單純觀察我的面相來判斷。在這之前,我們並無深聊的機會來認識對方。

「因為妳的嘴角在平常的狀態下是放鬆的,不會像很多路上的人,嘴角都擰得緊緊的。」離開朋友的住所,走回捷運的路上,我開始注意到路上的行人。似乎真的是有這一回事。很多人在無意識的狀態下,會不自覺地將嘴角緊咬住。

在沒有表情時,看起來是比較有防衛心跟情緒的。

因為這位朋友的提醒,我開始有著不時地觀察自己下顎與嘴角動作的習慣。

//小動作。大影響//

為什麼這個小動作,會是影響我們身心品質的重點呢?

一部分是因為,我們的下顎咬合的動作,因為與頸部肌肉位置靠近,會間接影響我們的頸椎肌群(與胸鎖乳突肌相關性最高)。這也是為什麼每次我們情緒不好,無意識地在「咬牙切齒」時,長期之下會開始伴隨著偏頭痛與肩頸不適,胸悶等等的問題。

再者,因為我們的下顎肌肉群也會直接牽動到我們的筋膜深前線(請參考文章:https://goo.gl/w9cQGW)。過度緊收深前線,也會造成我們的臟器活動不良,影響了我們的消化狀況等。

而因為偏頭痛,肩頸不適,消化不良等問題,延伸造成後續問題,像是情緒不穩定,進入到情緒低落的惡性循環。

想要好情緒及健康,我們可以從每天提醒自己要放鬆下顎,不時地動一動舌頭,往上往內捲,左右鬆動下顎,放鬆我們的舌骨,都對於放鬆口腔有幫助喔!

此文發表於康健名家論點:https://goo.gl/pav7ch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作家,生活家,自家管家。Lavender Wellness 總監。康健雜誌專欄作家。easyoga蒲公英大使。 為瑜伽,彼拉提斯及Gyrokinesis禪柔運動跨領域指導者。目前追隨陰瑜珈創始人Sarah Powers學習陰瑜伽&禪修
View all posts